水簾洞外的欄杆,成了遊客的天然「雨衣場」,每日近百件的廢棄雨衣,頓時成了白楊步道內的「奇觀」,黃澄澄的一片雨衣,在翠綠山林中格外引人注目。(記者王峻祺攝)

2016-09-02手機輪盤賭遊戲必勝法1輪盤注碼法特點概率9:51

[記者王峻祺/花蓮報導]時序入秋,天氣略為轉涼,知名景點太魯閣國家公園白楊步道,仍湧入許多遊客探詢「水簾洞」,享受來自泉水瀑布的沁涼,不過21點博彩遊戲怎樣才能贏錢?自步道開放後,洞外卻陸續淪為「雨衣場」,民眾不要的雨衣,雖有意免費供人再使用,但一旁欄杆上的近百件廢棄雨衣,已造成環境汙染,太管處預計先柔性勸導遊客「自行帶回!」違者恐將開罰3000元。太魯閣熱門景點白楊步道,每年到了7、8月份,總會吸引來自國內外遊客造訪「避暑」,總長2.1公里的步道,雖有8座隧道,但沿途指標清楚,加上路程簡易,相當適合全家人共遊,當地人更把幽暗的「水簾洞」當成自家秘境,趁著清晨時分搶先入洞遊憩。近日入秋後,山上氣溫逐漸下降,白楊步道每日仍有逾千人次進入,水簾洞口部分路基雖遭雨水掏空,卻不減遊客興致,依舊手持手電筒、身穿輕便雨衣,一路向洞內深處走去,享受山泉水從上頃洩而下的冰涼快感,直呼宛如「天然SPA」。不料洞外欄杆卻成了遊客的天然「雨衣場」,每日近百件的廢棄雨衣,頓時成了步道內的「奇觀」,黃澄澄的一片雨衣,在翠綠山林中格外引人注目,太管處雖在一旁立牌,告知民眾「若有穿著雨衣者,必須自行帶回,避免隨意棄置而受罰」,但自今年開放以來,效果不彰。太管處表示,體諒遊客美意,讓雨衣能夠成為環保雨衣,再次提供給其他民眾使用,但每到夜間就必須派員進行整理、丟棄,有時輕便雨衣經風吹落溪谷,就會造成環境汙染,破壞山林生態。太管處指出,目前仍會柔性勸導民眾自行將雨衣帶回,或是提醒接受環保雨衣者,協助帶走廢棄雨衣,若發現有人仍將雨衣棄置現場不理會者,恐將開罰3000元。白楊步道位在中橫公路168.6公里處,入口位置為天祥以西約900公尺的明隧道中,因步道原屬過去「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」所闢建的施工道路,路徑寬闊平緩且一旁斷崖、溪谷的景觀壯麗,被太管處列為「景觀型步道」,一到暑期深受遊客歡迎。15BE3A750BF6701F
arrow
arrow

    nfv91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